?當前位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及寧環發【2018】64號文件的相關精神要求,我司制定了一般固廢處置相關流程及規范要求。
一、一般固廢,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原有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除危險廢物以外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物品、物質。
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處置工作是一項關聯性極強的系統工作,需要廢物產生單位初期收集、初步分類、分批運輸到集中點(南京宇環公司收集點);再由專業的人員和設備根據最終處置渠道的要求,進行二次細分、破碎、壓縮以及打包運輸至最終利用處置單位;最終利用處置單位根據自己單位的生產計劃定好一般固廢的接收量計劃,并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相關環保要求做好最終處置任務。
(1)重視源頭減排。對已建項目,要積極采取措施,開展廢物減量化工藝改造、場內綜合利用處置,減少廢物產生量和轉移量,明確一般工業固廢利用處置去向,核實實際能力,確保可行性。
(2)理清產廢底數。應按當前生產工藝及實際工況,進一步分析廢物產生環節、種類、數量、去向,做好臺賬登記。對一般工業固廢中需處置的部分,應參照危險廢物的要求嚴格管理。
(3)強化貯存管理。應按照產廢實際,對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等相關要求,根據貯存的工業固體廢物的類型,建設符合規范且滿足需求的貯存場所并禁止危險廢物和生活垃圾混入。
(4)依法辦理轉移。產廢單位應與具有相應利用處置能力的單位(南京宇環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簽訂合同,依法委托利用處置業務。固廢轉移過程要執行轉移交接記錄制度,明確轉移量、轉移車輛及駕駛員、轉移去向,由產生單位及接收單位分別簽字蓋章。
(5)規范管理制度。建立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明確責任人與管理組織。嚴格執行一般工業固廢申報登記制度及內部登記臺賬制度,逐年向環保部門申報廢物種類、數量、流向、貯存、處置等信息,實時登記廢物流轉情況。制定針對應急預案,向環保部門備案,并對相關設施操作、維護等人員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加強設施設備的管理和維護,確保正常運行和使用。
(6)嚴格全程管理。一般工業固廢產生單位應在產生點、貯存場所、廢物出入口“三點一線”安裝視頻監控設施,監控信息應保存3個月以上,實現廢物流轉信息“可追溯”。
四、運輸單位要落實貯運過程規范化
(1)規范運輸管理。運輸單位應按照承運廢物特性,配備相應運輸車輛,運輸車輛應配備GPS或視頻記錄儀。運輸過程要做好防揚散、防滲漏等措施,嚴防二次污染。駕駛員、押運員等從業人員應由運輸單位負責定期組織開展從業人員培訓,了解掌握一般工業固廢知識、事故應對技能及相關管理制度。
(2)加強交接管理。在廢物交接環節,運輸單位應與產生單位核實所承運的一般工業固廢的具體信息,填好交接記錄單。交接記錄單要隨車運行,嚴禁將承運的一般工業固廢交由合同規定單位以外的個人或單位,并嚴防運輸途中跑冒滴漏。利用處置單位在接收時,要查驗核對交接記錄單信息,查驗接收的一般工業廢物的類別和數量等,不得接受非法委托。
五、利用處置單位要落實利用處置無害化
(1)嚴格內部管理。從事一般工業固廢利用處置的單位,要對照環評及驗收文件,依法開展生產活動,并嚴格落實各項污染物排放要求。要執行一般工業固廢經營記錄制度,按照廢物實際入廠、生產等情況如實登記,做到廢物的交接記錄與利用處置記錄相一致。要切實加強運行安全管理,制定培訓計劃,定期開展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培訓;制定應急預案,根據生產經營廢物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應急演練。根據不同廢物的特性,做好安全防護,加強監測和巡查,嚴防安全事故發生。
(2)強化污染防治。一般工業固廢利用處置單位應嚴格落實環評批復、驗收文件中關于污染防治的各項要求,妥善運行污染防治設施,嚴防二次污染。要對生產設施、污染防治設施設備,定期進行檢測檢驗,嚴防破損,杜絕事故性排放。要制定污染物排放自行監測計劃,并按計劃開展自行監測。
(3)落實全過程監管要求。一般工業固廢利用處置單位應在廢物出入口、貯存場所、利用處置設施建立交接記錄制度,在內部“三點一線”等關鍵環節,設立視頻監控,實現在線實時跟蹤。鼓勵一般工業固廢利用處置單位通過企業網站等渠道,公開廢物接收處置、污染物排放等相關信息。